排放造假 江淮汽车被罚1.7亿元
[热点] 时间:2025-09-11 10:36:33 来源:羽知网 作者:焦点 点击:69次
日前,汽车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发布一则行政处罚通知书,指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排放造假被罚1.7亿元。
以下为行政处罚全文:
简单概括,被罚就是江淮汽车生产的京五排放标准载货汽车OBD系统功能性检测不符合标准要求,存在“以次充好”,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的行为。
亿元这也是造假国内开出的金额最高的排放造假罚单。
在当下全国大力发展新能源、江淮推广乙醇汽油等等一些列治理排放的汽车政策和措施下,“环保”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,而江淮作为全国最早在开始在新能源市场布局的车企之一,却在排放上弄虚作假,无疑非常讽刺,对其企业信誉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,实在得不偿失。
江淮汽车还表示,被罚本次抽查的车辆为京五排放标准(第1阶段)的载货汽车产品(江淮帅铃H330单排厢式轻卡),只在北京销售,该款产品共计765台,随着2018年9月1日北京实施京五排放标准(第2阶段),该款产品已经停产,因此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,但罚没款将计入2019年公司损益,将相应地减少201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,对公司2019年业绩产生不利影响。
不过对于江淮来说,亿元如今面临巨额罚单并不轻松。
对此,排放江淮相关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,公司认同并接受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处罚结果,并承认车辆尾气检测存在延长或不够严谨的问题,公司也存在监管不严的问题。但公司并不存在主观故意,造假也将严格落实国家相关环保政策。
(责任编辑:知识)
相关内容
- 山西将执行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65%地方标准
- 【盘点】我国涉及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业务的上市公司(4)
- “双积分政策”对汽车行业有什么影响?
- 零碳快报丨碳排放权交易新规即将施行;阳光电源2023年净利94亿元同比增长超160%
- 三晋春来早丨“龙龙”的年味里是浓浓文化味
- 山西话·三晋寻龙记|龙翔山西,留下这些地名
- 神雾环保上半年净利增长59% 关联交易迷雾待揭秘
- 零碳快报丨碳排放权交易新规即将施行;阳光电源2023年净利94亿元同比增长超160%
- 山西:特色专业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
- 工信部拟制定多项数据中心碳达峰标准
- 曾经红火企业为何濒临退市?四大环保公司深陷亏损“沼泽”
- 2014年十家节能上市企业营收排名分析
- 我省将于10月前建成食品安全追溯体系
- 山西:企业准营5个“一件事”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